logo
  • logo
  • 首页
  • 关于花草百科
  • 花草知识
  • 花卉大全
  • 花草养料
  • 植物科普
  • 种花技巧
花草知识

多花素馨的养殖方法

  养殖多花素馨需要选择富含腐殖质、排水能力强、透气、松软的土壤,可以用腐叶土、园土和河沙混合的土壤。多花素馨喜温暖,适宜的生长环境温度在18-30℃之间;多花素馨喜光,每天需要提供充足的光照,促使植株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多花素馨生长期需要勤浇水,保持土壤中有充足的水分即可。  多花素馨(学名:Jasminum polyanthum Franch.)木犀科、素馨属缠绕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或具棱,无毛。  多花素馨的叶对生,羽状深裂或为羽状复叶,叶片纸质或薄革质,两面无毛或下面脉腋间具黄色簇毛。  多花素馨花极芳香;花萼无毛或被微柔毛,萼管长1-2毫米,裂片5枚,钝三角形、尖三角形或锥状线形,长...
 花草百科
 2023-01-16
 225
花草知识

樱花在几月开

  樱花在每年的3~4月份开花,整颗樱花树花期是半个月。看樱花推荐两个去处1、南京鸡鸣寺:南京的鸡鸣寺到和平门之间,有一段浪漫的樱花路。在樱花盛开的三月份,漫步在路上,看着如雪樱花开在古寺旁,真是别具一番风味。2、武大的樱花大道:有人说“三月赏樱,唯有武大”,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人去武汉大学看樱花。  关于樱花  樱花属于落叶小乔木,国内普遍有早樱、晚樱,垂枝樱,云南樱等品种,晚樱在国内种植及园林绿化中运用比较广。樱花树树皮呈紫褐色,平滑有光泽,有横纹,株高4~8m。叶片呈椭网形或倒卵状椭网形,边缘有芒齿,先端尖而有腺体,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稍淡。  樱花的传说  在很久以前,樱花是白色的。后...
 花草百科
 2023-01-16
 225
花草知识

二月兰的花语及传说

  二月兰的花语是:谦逊质朴,无私奉献。二月兰又叫诸葛菜,传说诸葛亮领兵征战时,粮草不够,发现当地的一种野草可以食用,这才解决了粮草的问题,当地的老百姓便将这种植物称为“诸葛菜”。二月兰花期可延长至夏季,最佳观赏效果可达一个月之久,是北方地区不可多得的早春观花,冬季观绿的地被植物。  二月兰在每年春季盛开,花朵小巧,十分的不起眼,因此不会和其它花朵争艳,并且二月兰的生命力顽强,对于土壤和气候几乎无要求,适合赠送给为人质朴的朋友。  二月兰植株从每年9月至次年6月,甚至在寒冷冬季仍可保绿不枯,可以较好的覆盖地面。二月兰可配置于树池、坡上、树荫下、篱边、路旁、草地、假山石周围,观赏性极佳。  利用...
 花草百科
 2023-01-16
 318
花草知识

桃花寓意

  桃花寓意:美好爱情、美好生活、富贵以及长寿。粉红色的桃花美丽而又硕大,在视觉观赏效果上,显得特别的可爱,就好像是沉浸在甜甜的恋爱中。用桃花制成花束去表白,是非常好的选择。家里有庭院,可以地栽桃树,或者在阳台上养殖盆栽桃花进行观赏。  在古代社会,人们普遍相信世界上有鬼神存在,所以每逢农历元,全国各地每家每户都在大门外悬挂一种叫“桃符”的东西,用以镇宅驱鬼。  有关桃树的来源,在古代传说中有两种说法。有人说桃树是玉衡星散开而生成;又有人说桃树是夸父的手杖化成。传说夸父在逐日时口渴难耐,饮于河渭,但河渭的水不足解渴,夸父想北上饮大泽,但还没到大泽,就口渴而死,弃其手杖,手杖即化为桃树林。  在...
 花草百科
 2023-01-16
 358
花草知识

君子兰烂根怎么处理

  君子兰烂根后,需要把君子兰腐烂的部分根部剪去,以免根部全部腐烂,可以先把君子兰脱盆,清理泥土,剪去腐烂部分再消毒,更换盆土重新种植。造成君子兰烂根,有多种原因,可能是盆土不合适、土壤透气差、施肥过多,盆底积水等原因造成的,针对植株不同的情况,要及时救治。  君子兰烂根,可能是因为盆土不适合,君子兰适合在微酸性的土壤中生长,若土壤酸性不够,或者盆土的透气性太差,就会导致君子兰的根部腐烂,此时要更换盆土。  君子兰烂根,还可能是因为施肥过度造成的,君子兰在夏季休眠期,需要停肥,等春秋季节再施肥;若施肥过多,可更换盆土,期间注意君子兰的长势。  君子兰烂根后,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盆底积水,平常不注重...
 花草百科
 2023-01-16
 362
花草知识

风铃草是一年生还是多年生

  风铃草不是一年生植物,而是二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它的花色主要有白色、蓝色与紫色,一般种植于庭院中,或作为盆栽供观赏。风铃草是园林中常见的冬、春季草花,它喜光照充足的生长环境,能耐半阴,光照不足时也能正常生长;它还适合庭院栽培或作大中型盆栽,布置客厅、阳台等。  风铃草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含丰富腐殖质、疏松透气的沙质土壤为好。基质pH值在5.5-6.2之间为宜。风铃草喜干耐旱,忌水湿。  风铃草喜长日照,每天14小时光照可以自然开花。风铃草在阳光充足条件下,植株生长整齐,高度一致,开花整齐,花色鲜艳。半阴条件下,植株生长偏高、花序伸长、花色较淡。  风铃草对温度比较敏感,生长适温为13-18℃,...
 花草百科
 2023-01-16
 194
花草知识

桃花的颜色

  桃花的颜色多样,主要有白、粉红、红、深红、绯红、纯白及红白混色等。桃花原产于中国中部及北部,栽培历史悠久,后来逐渐传播到亚洲周边地区,现在法国、澳大利亚等温暖地带都有种植。桃花多于3月中下旬开花,6~9月果熟。  桃花单生,有白、粉红、红等色,重瓣或半重瓣,花期3~4月。核果近圆形,黄绿色,表面密被短绒毛,因品种不同,果实成熟时间也不同。桃主要分果桃和花桃两大类,桃花变种有深红、绯红、纯白及红白混色等花色变化以及复瓣和重瓣种。  桃是中国传统的园林花木,其树态优美,枝干扶疏,花朵丰腴,色彩艳丽,为早春重要观花树种之一。  桃树的果实是著名的水果;桃核可以榨油;其枝、叶、果、根俱有作用;桃木...
 花草百科
 2023-01-16
 325
花草知识

腊梅的花语

  腊梅的花语是高尚的心灵、坚毅、高风亮节。蜡梅开花先花后叶,而蜡梅花开之日多是瑞雪飞扬,故又名雪梅。腊梅迎霜傲雪,岁首冲寒而开,久放不凋的身姿自古以来都是文人墨客的心之所向,宋代诗人王安石就有《梅花》赞赏“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傲然之气,由此可见诗人对腊梅的喜爱之情。  腊梅名字的由来  腊梅为蜡梅科蜡梅属的落叶灌木。蜡梅之名,是因花瓣的颜色类似蜜蜡,又於腊月绽放,且状似梅花而得名。  腊梅品种  腊梅栽培品种较多,据赵天榜《中国蜡梅》一书所载:蜡梅有4个品种群、12个品种型、165个品种。花朵颜色有纯黄色、金黄色、淡黄色、墨黄色、紫黄色,也有银白色、淡白色、雪白色、黄白色等。  其中最...
 花草百科
 2023-01-16
 368
花草知识

富贵竹有毒吗

  富贵竹没有毒。富贵竹是常见的盆栽植物,因为名字带“富贵”,深受人们喜爱。通常富贵竹养殖在有充足光线、空气流通性好的地方,有利于植株进行光合作用,以及呼吸作用。富贵竹不能被太阳直射,容易枯萎、黄杆。环境温度不能过高,适宜富贵竹生长的温度在20℃左右。富贵竹需要定期修剪,避免养分的消耗。  富贵竹为多年生常绿小乔木观叶植物。株高可达2米,植株细长,直立上部有分枝。根状茎横走,结节状;茎干粗壮、直立,株态玲珑。  富贵竹的叶较长,呈披针形,似竹子;叶互生或近对生,纸质,叶长披针形,有明显3-7条主脉,具短柄,叶片浓绿色。叶长13-23厘米,宽1.8-3.2厘米,边缘白色或黄白色,叶柄长7.5-1...
 花草百科
 2023-01-16
 199
花草知识

槐花几月开

  槐花每年的4~5月份开花,槐花为多生花,总状花序,蝶形花冠,盛开时成簇状,重叠悬垂。小花多皱缩而卷曲,花瓣多散落,以黄色或黄白色多见,也有其他颜色,比如紫色和红色。槐树要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石灰性土、中性土及酸性土壤均可生长,在干燥、贫瘠的低洼处生长不良。  槐树常植于屋边、路边,中国各地普遍栽培,一般在每年春季开花,花期通常是10~15天左右。  槐树原产我国北部,尤以黄土高原及东北、华北平原最为常见,我国南北各地普遍栽培。日本、朝鲜及越南亦有分布。  槐花可以制作槐花饮、槐菊茶、大黄槐花蜜饮、马齿苋槐花粥、地榆槐花蜜饮、两地槐花粥和槐花清蒸鱼,还可制成槐花饭、槐花包子、槐花饺子、槐...
 花草百科
 2023-01-16
 334
‹‹ ‹ 1466 1467 1468 1469 1470 1471 1472 1473 1474 1475 › ››
最新文章
  • 地肤种子什么时候播种
  • 台风天怎么保护地栽植物
  • 滴水观音有毒吗
  • 车前草怎么种?车前草的种植时间和方法
  • 吊兰叶子发黄怎么回事?吊兰叶子发黄原因
年度爆文
  • 1空心菜几天发芽出苗
  • 2富贵竹能晒太阳吗
  • 3德单5号玉米品种介绍
  • 4鳝鱼养殖吃什么饲料
  • 5向日葵可以水养多久
标签列表
  • 植物 (76)
  • 花 (42)
  • 红掌 (51)
  • 月季 (81)
  • 富贵竹 (44)
  • 花草植物 (44)
  • 草本花卉 (47)
  • 杜鹃花 (59)
  • 蝴蝶兰 (62)
  • 郁金香 (71)
  • 君子兰 (63)
  • 月季花 (49)
  • 兰花 (64)
  • 发财树 (53)
  • 向日葵 (71)
  • 牵牛花 (52)
  • 草莓 (50)
  • 葡萄 (49)
  • 牡丹 (53)
  • 多肉 (55)
  • 多肉多浆植物 (60)
  • 玫瑰 (74)
  • 三角梅 (45)
  • 长寿花 (45)
  • 植物知识 (300)
花草百科网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