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logo
  • 首页
  • 关于花草百科
  • 花草知识
  • 花卉大全
  • 花草养料
  • 植物科普
  • 种花技巧
花草知识

广玉兰什么时候开花?

广玉兰别称洋玉兰、荷花玉兰、百花果等,为木兰科木兰属植物,原产美洲、北美洲以及中国大陆的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树姿态雄伟壮丽,叶阔荫浓,花似荷花芳香馥郁,可入药,也可做道路绿化,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广玉兰什么时候开花吧!广玉兰什么时候开花?广玉兰一般在4~6月开花,以4月中旬至5月上旬多见。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碧绿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几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盛开着的广玉兰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广玉兰的花语是什么?广玉兰的花语是生生不息、世代相...
 花草百科
 2023-08-23
 187
花草知识

花卉受伤的表现和处理方法

很多人养花的时候,虽然花卉会出现很多的症状,但是大家并没有意识到它其实算是要死亡了。那么,花卉受伤有哪些表现呢?怎么处理?花卉的缺水表现很多的花卉在缺水的时候,会表现为叶子发黄,掉叶子,土壤干燥发白。此时,主要是让植株慢慢的恢复。先将植株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然后给叶子喷水,再在植株的根部稍微的浇点水,等到水分吸收之后,继续浇水,一般没半小时浇水一次,直到看到花盆的底部有水流出。此后,要先将花卉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养殖几天,植株就会恢复。花卉烂根的表现当花卉出现烂根的时候,土壤会变白,根部出现发黑的现象,并且叶子发黄和掉叶子。出现了烂根,我们可以将植株取出,切掉其腐烂的部分,并消毒,放在阴凉通风的...
 花草百科
 2023-08-23
 238
花草知识

文竹浇水自来水还是纯净水,浇水是浇叶还是根

文竹浇水使用自来水或纯净水均可,不过使用自来水的话,需要先放置两三天,要等它沉淀后才能用。也可以使用雨水、白糖水或凉白开浇灌,浇水的时候要浇到土中,不能浇根系,因为有可能会把根附近的土壤冲刷掉。气候干时也要进行喷水,可以避免叶片出现干尖的情况。一、浇水自来水还是纯净水给文竹浇水可以使用自来水,也可以使用纯净水。不过要是浇自来水的话,需要先把它接到一个容器内,要让它沉淀差不多两三天,之后浇给文竹比较好。浇水的时候,也可以使用储存的雨水、凉白开或是白糖水。二、浇水是浇叶还是根文竹在生长期间需要水分的支持,要及时补充土壤内缺失的水分,浇水是需要浇到盆土里的。浇水时不能照着根系浇,因为水会把根系旁的土...
 花草百科
 2023-08-23
 171
花草知识

虎耳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虎耳兰别称虎耳、虎尾兰、牛舌兰等,原产于非洲南部,为石蒜科网球花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叶片终年常绿,姿态优美,开花时白色花丛顶端着生黄色的花药,鲜艳醒目,适合室内盆栽欣赏,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虎耳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吧!虎耳兰的生长习性虎耳兰原产非洲热带,我国引种栽培。喜阳光、温暖、湿润、通风良好的环境。它较耐旱,不耐寒,生长适温15~25℃,要求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壤土。栽培基质可用泥炭、腐叶土和河沙混合调匀而成。生长季节,每月施一次腐熟的饼肥,再适当补充磷肥。冬季休眠以后可重新换盆及分株。在寒冷地区要移入温室养护,保证最低温度为5℃,否则易受冻害。虎耳兰的繁殖方法1、播种繁殖:虎耳兰的种子...
 花草百科
 2023-08-23
 157
花草知识

水晶掌快死了怎么办

养殖水晶掌,大家比较担心它会不会死,一旦它要死了,大家就觉得很是心疼。那么,水晶掌快死了要怎么办?水晶掌没有烂根怎么处理如果养殖水晶掌,看着快要死了,但是还没有烂根的话,快要稍加处理。在水里面加点食醋或者是浇水的时候把水晒一晒。养殖的时候保持干燥,最好是选择疏松透气并且排水性良好的沙质土壤。水晶掌烂根怎么处理如果养殖的水晶掌,已经出现了烂根的现象,那么一般就是浇水浇太多的缘故,导致土壤出现积水。此时,我们可以将烂掉的根和叶子都处理掉,然后重新更换盆土,或者是扦插分株,重新繁殖。水晶掌的繁殖速度还是很快的,很容易又能爆盆了。...
 花草百科
 2023-08-23
 191
花草知识

文竹浇水要浇透吗,浇水怎么算浇透

文竹在浇水的时候要把土浇透,而且还有缓慢的浇,这样水分才能渗透到土中,植株根系才可以吸收到水分。不过也要知道它是怕涝的,所以不要浇太多的水。通常,浇到盆底有水流出来就说明浇透了,或者是敲打一下听听声音,听起来很沉闷也是浇透了,经常浇水也可以通过掂重量来判断。一、要浇透水吗在为文竹浇水的时候,是一定要把土浇透的。只有慢慢的浇透水,水分渗透到深层的土壤中,底部的根系才能吸收水分,生长也会更加健壮。但同时它是很怕涝的,养护期间若是没有控制好浇水量,那么就容易发生积水烂根的状况。二、怎么算浇透1、盆底有水:在为它浇水时,可以观察一下花盆底部,因为盆底都是有排水孔的。浇透水了之后,盆底就会流出水或者比较...
 花草百科
 2023-08-23
 169
花草知识

木槿象征什么意思

木槿的象征意与它的花语和传说有关。关于它的花语,常见的有两个,分别是“温柔的坚持”和“坚韧”,其他的还有“情义”等等。关于它还有一个传说,上古时期有三株木槿,因为迷人而引得“四凶”争夺,枯萎后被舜帝所救,从此繁花似锦。一、花语说到木槿的象征意义,肯定离不开它的花语。古来关于它花语的说法非常多,比较常见的有两个:1、温柔的坚持:木槿花在早晨开放,在傍晚就会落下。但是,它的每一次凋谢,就是为了下一次更好地开放。就像太阳一般,也是朝起暮落,生生不息。于是,人们便将“温柔的坚持”作为它的花语,象征着坚持不懈。2、坚韧:木槿的生命力非常顽强,于是便有了“坚韧”这个花语。它象征着历经种种磨难之后却仍然坚韧...
 花草百科
 2023-08-23
 208
花草知识

黄栌树种植技术

黄栌树是中国重要的观赏红叶树种,别称黄栌木、黄栌台、摩林罗等,为漆树科黄栌属落叶小乔木或灌木,著名的北京香山红叶就是该树种,在园林中适宜丛植于草坪、土丘或山坡,亦可混植于其它树群尤其是常绿树群中,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黄栌树种植技术吧!黄栌树生长习性黄栌树性喜光,也耐半阴,耐寒,耐干旱瘠薄和碱性土壤,不耐水湿,宜植于土层深厚、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中。生长快,根系发达,萌蘖性强。对二氧化硫有较强抗性。秋季当昼夜温差大于10℃时,叶色变红。原产于中国西南、华北和浙江,南欧、叙利亚、伊朗、巴基斯坦及印度北部亦产。黄栌树繁殖方法1、播种:黄栌树于6~7月果实成熟后,即可采种,经湿沙贮藏40~60天...
 花草百科
 2023-08-23
 187
花草知识

火炬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火炬花别称红火棒,火把莲等,为百合科火把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南非,宜生长于疏松肥沃的沙壤土中,花形、花色犹如燃烧的火把,点缀于翠叶丛中具有独特的园林风韵,可丛植于草坪之中或植于假山石旁用作配景,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火炬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吧!火炬花的生长习性火炬花生长在海拔2023~2023米高山及沿海岸浸润线的岩石泥炭层上,生长强健、耐寒,有的品种能耐短期~20℃低温,华北地区冬季地上部分枯萎,地下部分可以露地越冬。长江流域可作常绿植物栽培,在~5℃条件下,上部叶片会出现干冻状况。喜温暖与阳光充足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腐殖质丰富、排水良好的壤土为宜,忌雨涝积水。火炬花的繁殖方法1...
 花草百科
 2023-08-22
 181
花草知识

六倍利的养殖方法

六倍利别称翠蝶花、山梗菜、花半边莲等,为桔梗科半边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观赏价值非常高,开花时整株呈现膨胀的圆形,植株几乎被花朵占满,适合花坛、盆栽、吊盆及庭园造景,在欧美广受家庭喜爱,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六倍利的养殖方法吧!六倍利的生长习性六倍利原产于南非洲,我国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亦广泛分布。六倍利需要在长日照、低温环境下才会开花,耐寒力不强,忌酷热,喜富含腐殖质轻松的壤土。六倍利的繁殖方法六倍利1~3月播种,7月以后开花。8~10月播种,第二年开花。种子在22摄氏度温度下播种后20天可以发芽,一般普遍用作盆栽与吊盆植物或与其它花卉混合...
 花草百科
 2023-08-22
 160
‹‹ ‹ 396 397 398 399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 ››
最新文章
  • 台风天怎么保护地栽植物
  • 滴水观音有毒吗
  • 车前草怎么种?车前草的种植时间和方法
  • 吊兰叶子发黄怎么回事?吊兰叶子发黄原因
  • 豆渣钓鲢鳙饵料配方
年度爆文
  • 1空心菜几天发芽出苗
  • 2富贵竹能晒太阳吗
  • 3德单5号玉米品种介绍
  • 4鳝鱼养殖吃什么饲料
  • 5向日葵可以水养多久
标签列表
  • 植物 (76)
  • 花 (42)
  • 红掌 (51)
  • 月季 (81)
  • 富贵竹 (44)
  • 花草植物 (44)
  • 草本花卉 (47)
  • 杜鹃花 (59)
  • 蝴蝶兰 (62)
  • 郁金香 (71)
  • 君子兰 (63)
  • 月季花 (49)
  • 兰花 (64)
  • 发财树 (53)
  • 向日葵 (71)
  • 牵牛花 (52)
  • 草莓 (50)
  • 葡萄 (49)
  • 牡丹 (53)
  • 多肉 (55)
  • 多肉多浆植物 (60)
  • 玫瑰 (74)
  • 三角梅 (45)
  • 长寿花 (45)
  • 植物知识 (300)
花草百科网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