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logo
  • 首页
  • 关于花草百科
  • 花草知识
  • 花卉大全
  • 花草养料
  • 植物科普
  • 种花技巧
植物科普

马齿苋的养殖方法

  它又叫“马齿菜”、“马力苋”等等,是一种肉质的草本植物。它的叶片是对生的,肥厚,而且带有非常多的汁液,形状是倒卵状、楔形的。它的花期在夏季,花朵的体积比较小,是黄色的。果实则是圆锥形的。它是一种药材。  一、养护方法  1、温度:它的适应性比较强,不过在温暖的地方它的长势相对来说会比较旺盛一些。一般来说是十五至二十八度左右。不过,不论是它的耐寒性,还是它的耐热性,都是比较好的,因而一般是不用特别调节的。  2、光照:马齿苋对日照需求不高,在弱光的条件下,它的就能长得比较好。另外,在强光下,它一般也不会受到危害,因为它耐强光的能力也比较强。可放在半阴的地方。  3、浇水:同样,马齿苋对水分的...
 花草百科
 2023-04-21
 208
植物科普

腊肠树怎么养

  它是一类小型或者中型的乔木,高度可到二十二米,非常高大。它的小叶有三至四对,形状是卵形的,也有椭圆形的,长度在八至二十厘米之间。它的花叶比较大,直径在四至七厘米。它原产在亚洲的南部地区,比如印度、缅甸等,后来传入我国。  一、养护方法  1、温度:从它的原产的地区也可以看出,它喜较高的温度,尽量能在二十至三十五度之间。它耐高温的能力是不错的,但只要别太闷热就行。它也有一定的耐寒性,但太冷就不行了,需进行调节。  2、光照:腊肠树是一类喜光品种,它稍微可耐半阴,但不可长期处在很阴暗的地方。因此,平时为了它的长势更好,最好将其放在日照充足的地方,这样之后的开花质量也更好。同样,在冬季的时候,也...
 花草百科
 2023-04-21
 470
植物科普

弯叶丝兰的养殖方法

  丝兰在养殖的过程中,平时最少需要给其6小时光照,这样才能避免其植株徒长,而且还要给其植株及时的喷洒水分,一般需要给其每隔2~4天浇一次水,而且还要给其每月追施2~3次氮磷钾复合肥,生长时也需给其适当修剪处理,保持环境通风,避免病虫危害植株,如果遭受到病虫危害,需喷洒对应药剂防治。  光照养护  丝兰是喜欢阳光的植物,在阳光的帮助下植株能生长的良好,如果丝兰缺乏光照时,那么植株将会徒长,降低其植株的观赏价值,通常最少需要给其6小时光照,夏季时避免强光直晒就可以了。  水肥管理  丝兰喜欢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下,但它耐旱性也是比较强的,平时在生长的过程中,可给其植株每隔2~4天浇一次水,并需要给其...
 花草百科
 2023-04-21
 190
植物科普

彩叶扶桑的养殖方法

  土壤:彩叶扶桑可以使用富含有机质、PH在6.5-7.0之间的微酸性土壤养殖。光照:它相对喜光,养殖时需要给予它足够的日光照射。温度:它喜欢比较暖和的生长条件,冬天最好将温度调整到12-15℃。通风:需要为它提供良好的通风条件。  1、土壤  彩叶扶桑适合于盆栽,可以使用富含有机质、PH在6.5-7.0之间的微酸性土壤养殖。  2、光照  它相对喜光,养殖时需要给予它足够的日光照射,不能够让它在阴暗无光的地方生长。  3、温度  它喜欢比较暖和的生长条件,在冬天的时候不能露天过冬,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为它保湿。最好将温度调整到12-15℃,这样它就能够安全过冬了。  4、通风  最好为它提供良...
 花草百科
 2023-04-21
 194
植物科普

彩叶草花的养殖方法

  彩叶草的栽植土壤建议选用疏松透气养分充足的混合土,在18~25℃的环境中接受明亮充足的光照滋养。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工作,稳定温度在10℃以上。浇水以土壤湿润为宜,生长旺期每个月要追施一次稀释肥液,为彩叶草补充营养。  栽植土壤  栽植彩叶草的土壤建议选用园土、河沙、腐叶土等材料混合配制。将土壤调节为微酸性或者微碱性都适合其生长,土质疏松、排水性佳、富含腐殖质营养,能够让彩叶草生长的更加健壮和健康。  光线照射  想要彩叶草的观赏性提升,就要让它接受明亮充足温暖的光照滋养,夏季的强光暴晒需要适当遮蔽。长期缺光荫蔽的环境,会造成彩叶草的徒长,叶片也会由于光合作用的不足,观赏性骤降。  温度范围 ...
 花草百科
 2023-04-21
 493
植物科普

酒瓶椰子怎么养

  它又叫做“象鼻棕”,是一种乔木类植物。它的叶片是羽状,中间的叶脉以及边缘都带有一些刺。正面的颜色绿色的,背面的颜色则是灰白色的。它的花序非常粗壮,多下垂,跟象鼻的形状比较像。它原产于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在云南以及台湾有分布。  一、养护方法  1、温度:二十至三十五度之间都是可以的,因为它喜较高的温度,这点从它的分布范围上也是很明显的。在冬季,只有不低于十度,才能保证它的安全,不然它很容易受冻,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反应。  2、光照:酒瓶椰子喜光,但怕强烈的日照。一般来说,可只在夏季时遮光,可遮掉百分之六十左右的光。另外,刚刚栽种过后,也不可有强光。其余的阶段内,可提供全日照,尽量放在有充分的...
 花草百科
 2023-04-21
 164
植物科普

发财树有几种品种

  发财树主要有三个品种,即台湾发财树、大发财树和发财靓树。台湾发财树是我们最常说的发财树,原产中美地区;大发财树原产于欧洲,具有很好看的叶片;发财靓树即鹅掌柴,原产于热带地区,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  1、台湾发财树  这种发财树是我们最常说的发财树。虽然一般被称为“台湾发财树”,不过它的原产地不是台湾而是中美地区。它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非常适合养在房间里。这种发财树深受广大花友的喜爱,目前的价格也是比较高的。  2、大发财树  它原产于欧洲,原名为昆士兰伞木。相较于一般的品种,它的叶片又大又绿,非常耐看。不过在养殖的时候需要注意,应将它放到光线明亮的地方,这样它的叶片才能生长得宽大油亮。  ...
 花草百科
 2023-04-21
 262
植物科普

西红花和藏红花的区别

  西红花为藏红花的别名,这两种名称指的是同一种补品,也可称为番红花,均为鸢尾科番红花属的植物。但红花和它却不是一种物质,红花是一种产自新疆的菊科植物,功效上远不如它,而且价格也相差甚远,好的藏红花为每克100元以上。  一、名称  西红花为藏红花的别名,在日常生活中常以藏红花相称,但这两种名称指的是同一种补品。虽然以上两个名字是同一种物质,但红花和它却不是一种物质。  二、红花与藏红花  红花是一种产自新疆的菊科植物,而后者是一种鸢尾科的植物。在功效上,两者的差异很大,虽然红花也有一定的活血功效,但藏红花的活血解毒、安神降燥以及增强体质等功效却是独一无二的。两者的价格也是天壤之别,好的藏红花...
 花草百科
 2023-04-21
 505
植物科普

怎么养甘露子

  它还有许多别称,比如“螺丝菜”、“地蚕”、“地母”等。它是一种草本植物,高度多在三十至一百二十厘米之间。它的根茎是白色的,顶端有非常肥大的块茎。它的叶片是卵圆形的,长度三至十二厘米,宽度一点五至六厘米,边缘有锯齿。  一、养护方法  1、温度:最好让它能够处在温暖的环境中。一般来说,在十五至三十度之间都是可以的,要求并不是特别严格。不过,太冷的环境会对它造成损害,一旦遇到霜冻,它就会枯死。另外,高温会影响它的成长速度,所以两者都得注意一下。  2、光照:甘露子对日照要求不高,它对强光比较敏感。所以,一般来说在半阴的环境下最好,一定要避开直射的光线,尤其是到了夏季的时候。  3、浇水:甘露子...
 花草百科
 2023-04-21
 173
植物科普

芙蓉葵怎么养长得好

  它又叫“大花秋葵”、“草芙蓉”等。它是一种草本植物,原产在北美洲。它的整体高度在一到两米之间,是一类灌木。它的叶片面积非常大,是广卵形的。它的花朵也非常大,直径甚至可以达到二十厘米左右。花色很多,比如白色、粉色、紫色等。  一、养护方法  1、温度:温暖对芙蓉葵来说是比较适宜的,具体来说可在二十度至二十五度左右。太热或者太冷对它都会造成一定的危害,所以在不适宜时可调整。  2、光照:它是一种长日照的植物。它稍微有一点耐阴性,但并不太好。所以,平时日照需充分一些,不可太阴暗。另外,在它开花的时候,不能提供短日照的条件,不然它就不能开花了。  3、浇水:芙蓉葵对水分是比较敏感的,因为它既怕干旱...
 花草百科
 2023-04-21
 204
‹‹ ‹ 732 733 734 735 736 737 738 739 740 741 › ››
最新文章
  • 台风天怎么保护地栽植物
  • 滴水观音有毒吗
  • 车前草怎么种?车前草的种植时间和方法
  • 吊兰叶子发黄怎么回事?吊兰叶子发黄原因
  • 豆渣钓鲢鳙饵料配方
年度爆文
  • 1空心菜几天发芽出苗
  • 2富贵竹能晒太阳吗
  • 3德单5号玉米品种介绍
  • 4鳝鱼养殖吃什么饲料
  • 5向日葵可以水养多久
标签列表
  • 植物 (76)
  • 花 (42)
  • 红掌 (51)
  • 月季 (81)
  • 富贵竹 (44)
  • 花草植物 (44)
  • 草本花卉 (47)
  • 杜鹃花 (59)
  • 蝴蝶兰 (62)
  • 郁金香 (71)
  • 君子兰 (63)
  • 月季花 (49)
  • 兰花 (64)
  • 发财树 (53)
  • 向日葵 (71)
  • 牵牛花 (52)
  • 草莓 (50)
  • 葡萄 (49)
  • 牡丹 (53)
  • 多肉 (55)
  • 多肉多浆植物 (60)
  • 玫瑰 (74)
  • 三角梅 (45)
  • 长寿花 (45)
  • 植物知识 (300)
花草百科网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