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logo
  • 首页
  • 关于花草百科
  • 花草知识
  • 花卉大全
  • 花草养料
  • 植物科普
  • 种花技巧
花草知识

牡丹花有什么气味

  牡丹花的香气沁人心脾,夹杂着泥土的芬芳,部分品种的气味近似中药,且牡丹花是芍药科芍药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花期在每年的5月份,花朵为重瓣或五片单瓣,颜色有红紫色、白色、粉色或深红色等。  牡丹花种植土壤  牡丹花适宜生长在偏碱性的肥沃土壤中,种植牡丹花时,需要使用泥炭土、珍珠岩和园土配制成栽培基质,而且要往土壤中施加足够的基肥,再对其进行过高压灭菌处理,消灭土壤中的病菌和虫卵,维持牡丹花正常生长。  牡丹花促花方法  想要牡丹花快速开花,就要将植株放置在光线明亮的环境中,让其每日接受至少6个小时的光照,使牡丹花的花朵颜色更为鲜艳,而且要向牡丹花施加以磷钾为主的复合肥料,为植株提供开花所需要...
 花草百科
 2024-04-22
 328
植物科普

牡丹花的花语和传说

  牡丹花的花语为富贵圆满、国色天香、吉祥、幸福。传说牡丹花鼎盛于唐朝,常种植在家园林和达官显贵的花园之中。女帝武则天权倾一时,曾下诏要百花于冬季盛开,只有牡丹没有开放,武则天便将其贬到了洛阳,结果牡丹突然之间全部开放,狠狠地拂了武则天的面子,自此“洛阳牡丹甲天下”的说法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牡丹  牡丹为多年生落叶灌木。牡丹花分枝短而粗;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有时具白粉;叶柄和叶轴均无毛;花单生枝顶,颜色有玫瑰色、红紫色、粉红色至白色;花朵通常呈倒卵形,顶端呈不规则的波状。  牡丹不仅是中国人民喜爱的花卉,而且也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珍爱。  日本、法国、英国、美国、意大利...
 花草百科
 2024-04-17
 362
种花技巧

秋牡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1、土壤:养殖秋牡丹需要使用腐叶土、沙土混合的土壤,可以在土壤中加入适量的有机肥,有利于植株生长发育。2、光照:秋牡丹喜光照,需要养殖在有充足光照的地方,促使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即可。3、浇水:生长期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4、注意事项:夏季做好防晒措施;两年换一次盆土。  秋牡丹别名是野棉花,是毛茛科,银莲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达120厘米。分布于中国在云南、广东、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安徽等省区栽培甚普遍,在日本也有。  秋牡丹喜凉爽干燥气候,耐寒,耐旱,不耐高温。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生长最好,冲积土和粘壤土次之,而排水不良的低洼地不宜栽种。  秋牡丹适宜在5月间盆栽或露...
 花草百科
 2023-02-01
 374
花草知识

中国的国花是什么

  中国暂时没有国花。在2019年,我国的花卉协会曾向社会公民发起投票请愿,内容是从我国众多花卉中投票选出一种作为我国国花。当时群众呼声最高的是牡丹和梅花,但很遗憾的是,最后的结果并未通过全国人大认定,所以我国暂时还是没有国花。  国花评选条件  1、此花必须要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而且有着非常强的适应性。最重要的是要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力,在国际上也要有着领先的地位;2、此花必须要在各种特性上要符合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社会文化象征;3、此花必须用途广泛,是大众所熟识的一种花。  候选国花  牡丹、梅花分别代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不同的风土人情,反映了中国两大地域不同的精神风尚。 其分...
 花草百科
 2023-01-30
 400
花卉大全

家里为什么不能养牡丹

  家里不能养牡丹的原因:1、浇水问题:牡丹一般要用池塘水或河水浇灌,自来水其根系很难吸收;2、土壤问题:牡丹属于深根性植物,一般需要较大的生长空间,而家培牡丹一般的花盆都比较小且浅;3、牡丹喜光,采光条件不好的家庭不适合养牡丹。  牡丹  牡丹为多年生落叶灌木。牡丹花分枝短而粗;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有时具白粉;叶柄和叶轴均无毛;花单生枝顶,颜色有玫瑰色、红紫色、粉红色至白色;花朵通常呈倒卵形,顶端呈不规则的波状。  牡丹不仅是中国人民喜爱的花卉,其也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珍爱。  日本、法国、英国、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加坡、朝鲜、荷兰、德国、加拿大等二十多个国家均有...
 花草百科
 2023-01-29
 358
未命名

花中之王是什么花

  花中之王指的是牡丹花,而牡丹花也是洛阳的市花。牡丹花的栽培类型中,主要根据花的颜色,可分成上百个品种。牡丹品种繁多,花色也非常丰富,以黄、绿、肉红、深红、银红为上品,尤其黄、绿为贵。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  因牡丹花大而香,除了洛阳市,彭州、菏泽、铜陵、宁国市、牡丹江等城市都将牡丹作为市花。每年的每年4月11日-5月5日为“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  牡丹花的栽培品种有牡丹系、紫斑牡丹系、黄牡丹系等品系;按照花期又分为早花、中花、晚花类,依花的结构分为单花、台阁两类,又有单瓣、重瓣、千叶之异。  牡丹花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
 花草百科
 2023-01-20
 345
未命名

牡丹种子怎么种植

  牡丹种子种植方法:1、选种:选择颗粒饱满健康、抗病性强的种子;2、浸泡催种:将选择好的牡丹种子用温水浸泡一夜促使种子生根;3、土壤:选择疏松肥沃、排水性好的的偏碱性的沙质土壤进行种植即可。牡丹种子一般要两年才能破土而出,从发芽到开花一般也需要三到四年。  牡丹  牡丹为多年生落叶灌木。牡丹花分枝短而粗;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有时具白粉;叶柄和叶轴均无毛;花单生枝顶,颜色有玫瑰色、红紫色、粉红色至白色;花朵通常呈倒卵形,顶端呈不规则的波状。  生长习性  牡丹喜阳光,也耐半阴,耐寒,耐干旱,耐弱碱,忌积水,怕热,怕烈日直射。 牡丹适宜在疏松、深厚、肥沃、地势高燥、排...
 花草百科
 2023-01-20
 309
未命名

牡丹花种子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种植牡丹花需要使用土质疏松、透气性好、肥沃的腐殖质土壤。挑选优质的牡丹花种子,将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然后放置在温水中浸泡,促使种子快速发芽。将处理好的种子种植到土壤中,用薄土覆盖,浇一次透水即可。注意事项:种植后不能被强光直射,需要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有利于种子生长发育。  牡丹是双子叶植物纲、芍药科、芍药属植物,多年生落叶灌木。  牡丹品种繁多,色泽亦多,以黄、绿、肉红、深红、银红为上品,尤其黄、绿为贵。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  牡丹牡丹根系发达,具有多数深根形的肉质主根和侧根。初生根始为白色,渐变为黄色至褐色,肉质白色,个别红色,肉质中心木质化,俗称“木心”。肉质部储...
 花草百科
 2023-01-20
 349
未命名

牡丹花的寓意和象征

  牡丹花的寓意是富贵吉祥,其象征为幸福和繁荣昌盛。牡丹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以其花色艳丽、品样繁多,素有“花中之王”的称号。牡丹栽培源于汉时河洛,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深受历代文人墨客的追捧,“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就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对牡丹至高赞美。  牡丹为多年生落叶灌木。牡丹花分枝短而粗;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有时具白粉;叶柄和叶轴均无毛;花单生枝顶,颜色有玫瑰色、红紫色、粉红色至白色;花朵通常呈倒卵形,顶端呈不规则的波状。  牡丹性喜温暖、凉爽、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其生理特点是喜阳光,也耐半阴,耐寒、耐干旱、耐弱碱,忌积水,怕热。  牡丹花适宜在疏...
 花草百科
 2023-01-19
 343
未命名

春季牡丹花怎么栽培

  1、时间:春季栽培牡丹的最好时间是在2~3月份。2、植株:栽种牡丹花的时候,尽量选择生长肥壮、芽点饱满、根系发达的种苗,注意保留土球,这样可减少牡丹的水分蒸发,提高其生长活力。3、栽种:将带着土球的植株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土壤中,将土壤压实后,适量浇水即可。  牡丹的介绍  牡丹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  牡丹适宜在疏松、深厚、肥沃、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中性沙壤土中生长。酸性或黏重土壤中生长不良。  充足的阳光对牡丹的生长有利,但其不耐夏季烈日暴晒,温度在25℃以上则会使植株呈休眠状态,最低能耐-30℃的低温。  牡丹开花适温为17-20℃,但花前必须...
 花草百科
 2023-01-19
 323
‹‹ ‹ 1 2 3 4 5 6 › ››
最新文章
  • 地肤种子什么时候播种
  • 台风天怎么保护地栽植物
  • 滴水观音有毒吗
  • 车前草怎么种?车前草的种植时间和方法
  • 吊兰叶子发黄怎么回事?吊兰叶子发黄原因
年度爆文
  • 1吊兰叶子发黄怎么回事?吊兰叶子发黄原因
  • 2滴水观音有毒吗
  • 3台风天怎么保护地栽植物
  • 4车前草怎么种?车前草的种植时间和方法
  • 5地肤种子什么时候播种
标签列表
  • 植物 (76)
  • 花 (42)
  • 红掌 (51)
  • 月季 (81)
  • 富贵竹 (44)
  • 花草植物 (44)
  • 草本花卉 (47)
  • 杜鹃花 (59)
  • 蝴蝶兰 (62)
  • 郁金香 (71)
  • 君子兰 (63)
  • 月季花 (49)
  • 兰花 (64)
  • 发财树 (53)
  • 向日葵 (71)
  • 牵牛花 (52)
  • 草莓 (50)
  • 葡萄 (49)
  • 牡丹 (53)
  • 多肉 (55)
  • 多肉多浆植物 (60)
  • 玫瑰 (74)
  • 三角梅 (45)
  • 长寿花 (45)
  • 植物知识 (300)
花草百科网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